醫生文章

早發性白內障 人工水晶體有解

四十出頭,就出現視力模糊,看不清楚的早發性白內障,該怎麼辦?


四十二歲的Scott,近半年來開始瘋迷APP下載遊戲,一有空檔就玩個不停。他原來的近視為八百度,最近覺得看東西很吃力,檢查之後,度數突然暴增到兩百五十度,就醫後診斷為早發性白內障。

高度近視+低頭族 早發性白內障年齡降低

根據統計,台灣近視人口約一千萬,超過六百度的高度近視患者約為九十萬人。彰化羅眼科診所羅英源醫師表示,這群人原本就是白內障的好發族群,國人罹患白內障的年齡約在五、六十歲,但高度近視病患到四十五歲左右就可能發現影響視力的白內障,若又加上長期低頭使用手機、平板電腦,白內障會更提前產生。

羅英源醫師指出,早發性白內障最早出現的症狀是眼睛容易疲勞及視力模糊,常會以為是初老的老化症狀,或近視度數增加了,於是重配一付新的眼鏡。但後來看書、看電腦、夜間開車都覺得越來越不清楚,就醫檢查後,才發現除了原有的近視、散光、老花問題之外,也產生了白內障。

早發性白內障的成因很多,主要分為先天與後天兩種,先天白內障比例少,與遺傳、感染或染色體異常有關,後天白內障占大多數,比如說眼睛受傷傷及到眼球,包括撞擊、穿刺傷害傷到水晶體,因而形成外傷性白內障;另外某些疾病需要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,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、紅斑性狼瘡、僵直性脊椎炎等等,常會引起水晶體代謝異常造成水晶體混濁,即藥物性白內障。有些職業也是白內障好發群,像電焊工、玻璃工、攝影師需長期接觸紅外線、紫外線強烈光線及高溫,會刺激水晶體產生化學變化,得到早發性白內障的比例比一般人為高。另外糖尿病、高度近視病患的眼球比一般人提早老化,若又用眼過度或曝曬過多陽光,引起水晶體蛋白質變性,增加形成白內障的機率。

早發性白內障與老年性白內障治療相同, 以超音波乳化摘除術合併置換人工水晶體為最佳方式,此種手術傷口小,安全性高。在人工水晶體部分,則可從幾個面向去考量:

屈光情形:了解是否有近視、遠視、散光或老花。例如有近視、老花者,可選擇多焦點人工水晶體;如果合併近視、老花、散光的人,就應挑選可同時矯正近視、老花與散光的人工水晶體。若只是單純散光,置入散光矯正功能的人工水晶體即可。

用眼習慣及需求:每個人用眼習慣與生活求要求不同,例如需要夜間駕駛的人,應挑選非球面的人工水晶體,以減少夜間眩光現象;若是經常要到戶外運動的者,則需要可過濾紫外藍光與紫外線的黃片人工水晶體。

支付程度:人工水晶體的價格有高有低,有的健保可全部幾付,有的必須負擔一部分的自負額,患者可根據個人經濟能力狀況適度挑選,但無論價格高低,該有的基本功能都具備。

另外,在手術前,也應做好詳細的檢查,以了解眼睛的健康程度,並確認是否適合植入人工水晶體,檢查項目包括眼壓、視網膜、角膜、屈光度數等等,不少患者會提出疑問,為什麼檢查的項目這麼多?羅英源醫師強調:「為了確保術後效果及應有的光學效果,一定要做詳細檢查,瞭解病患對於術後要求的視覺品質,雙方做好密切溝通後再進行手術,才能達到醫病雙方都滿意的術後效果。」

雖然先進人工水晶體可以讓早發性白內障患者重拾清晰視力,但預防勝於治療,平常切勿用眼過度,並多攝取維護眼睛健康的營養素,避免年紀輕輕,白內障就提前報到。

  • 醫流角色

    羅英源醫師
    現任:羅眼科診所副院長
    經歷:台大醫院眼科視網膜研究醫師、台北亞東醫學中心眼科主治醫師、慈濟醫院眼科兼任主治醫師
馬上訂閱電子報,隨時掌握護眼資訊